移民百答
2024-09-27 11:47:18

【葉珮泓專欄】巴黎倫敦多倫多 三地城巿脈搏大不同

【港人移加 368 / 葉珮泓專欄】雖不是第一次到巴黎,但每次都能發掘許多新鮮事。這次更乘着奧運的餘熱到來,本來害怕會變成疫情前那個人滿為患的狀態,少了上次後疫情的清冷。幸好,除了人多了點,更朝氣蓬勃,各樣都還好。

巴黎人的形象往往是桀驁不馴、冷淡,但其實最注重禮儀,入門一句「Bonjour」便是解除冷漠面具的咒語,即使大多人英語不太好,也會努力以身體語言進行溝通,離開時無論有否「幫襯」,即使正和其他客人說話,也會老遠地高呼一句「Au Revoir」。其實只是性格比較內歛拘謹。尤其是大大小小的餐廳和cafe內的景象可見一班 ── 我到來的時候,餐廳內不少人看上去已經聊了好一會兒,待我慢悠悠地吃完整個午飯要走的時候,那些人也還沒有離開,依然聊得熱火朝天。餐廳人滿為患,但卻沒有人聲鼎沸,大家都非常斯文地低聲聊天,而聊天可以聊這麼久,某程度反映其實他們也並非如表面般對身邊人冷淡。

又例如,我到藥妝店向店員查詢意見和功效時,話鋒一轉便問及我的手袋牌子,然後便興致勃勃地分享他喜愛的品牌,也是十分熱情好客的表現。

至於倫敦,整個城巿氣質和脈搏老讓我有種夢回香港的感覺 ── 地鐵內匆忙的行人,侍應們高效率但略帶冷淡甚至「廢話少講」的語氣等,都讓我異常熟悉,當中可能也因為我到多倫多三年多以來都未曾回去香港,故對比來得更明顯。

倫敦是三地之中,人最多節奏最急促的地方,而多倫多則最慢,又數巴黎人最友善(前題要先破冰)。多倫多人最「自來熟」,交換一個微笑,便可隨時開展chit chat,暫時說不上最喜歡哪個地方,但令我意外的是在外旅行久了,心中「想回家」的定義下意識地由「回香港」變成「回多倫多」。

文:葉珮泓

 

作者:葉珮泓,90後人類帶着4歲貓女移民多倫多,學了主子望街發呆的習性,通勤路上透過車窗望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