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子-專欄
2024-06-25 10:14:04

【康子专栏】下雨天,挂念香港的「渠」

做人做事,常说分「面子」与「里子」。

许多人做的是「面子工程」。四处张扬烧香拜神,满口仁义道德,背地里,却两面三刀,阴险鬼祟,常有。

看一个地方,也是不能净看「面子」。乡下人出城:眼见这边起高楼,那边建地标,即刻高呼文革式口号,拍烂手掌,丧影打卡,恨不得立时搞移民。

后来吃苦,活该。像台北的交通、曼谷的暴雨、印度的酷暑,以至北欧/北美的「冰暴」等,未见识过的话,不宜长居。

先前说起《香港人离开后的最挂念》,新一代各自各精彩,不再限于旧说法「云吞面」了。

有些朋友比较特别,他们居然最挂念香港的「渠」(!)。

有啥稀奇?近期内地南方暴雨成灾,看新闻片,才懂得赞赏香港的「渠务工程」。

正是一个城市的「里子」:看不见,摸不著,不上镜,冇卡打。可是当大风大雨之时,四处泛滥成灾,才见真章。

像朋友二十多年前,往广东韶关看风水,为仰慕「虚云和尚」(已故),特地留下来,参观他重修的「南华寺」(1934年)。

不消说,当然今不如昔。逗留期间,当地下大雨,通街渠道淤塞,水浸及腰,恍如香港上世纪「六一八雨灾」(1972年)的境况。

二十多年后,朋友看新闻片,当地的雨灾场面,完全没有改善,难得居民仍是习以为常。

于是特别挂念香港的「渠」。这项优点罕有人提及,却是我们繁荣的基础;论命理,幕后功臣皆「太阴」:不居功,不争先,擅长策划与支援,可敬可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