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濃-專欄
2024-06-17 12:08:39

【阿濃專欄】事必有因

與友人往一華人餐館晚餐,生意甚佳,接近滿座。

不遠處一張六人檯客人結賬後,來了三人,兩女一男,看上去七十歲左右。沒有其他選擇,夥計帶他們在六人檯就坐。

我見三人不是「三足鼎立」,而是擠在一塊,空出半張桌子。此地不習慣搭檯,不會留位給其他客人。我喜歡觀察,想理解個中原因,並且提出來讓大家猜測。

「還有人未到。」有人說。

「夥計只擺放三份餐具。」我說。

「他們聽覺不好,坐近方便說話。」有人說。

「這個可能性很大。」我說。

不久夥計上菜了,三個菜集中擺放他們面前。其中有一碟蒸魚,一碟京都肉扒。

但見那位男士,將那條蒸魚拆解。先起出中間的脊骨,把魚肉連汁分佈在三人碗中。又把魚頭分給其中一位女士,想必他知道她愛吃魚頭。

之後他又叫夥計拿把餐刀來,把大塊的的京都肉扒切成兩或三塊,讓大家方便挾取。

三人 因為坐得近,這些「手續」都進行得順利流暢,可以猜想他們絕非一般朋友,而是家人關係。

我這番觀察看似無聊,想起少時讀福爾摩斯,這位大偵探就是善於觀察推理而破案,這些細節也是寫作有用的素材。

一個新認識的朋友,相對10分鐘,我已經可以對他有五成的認定,這來自人生經驗,也是寫作人的特異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