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點
2024-05-30 10:03:20

【读书明理】断舍离之后呢?(一)

 
【谭瑞玲评论】美国A&E 频道在2009年首播《Hoarders 》 (作者暂译:囤积者) 的真人秀,节目曾哄动一时,囤积者家居的凌乱肮脏程度令不少观众瞠目结舌,然而,在一小时的每集结尾时,却皆重现窗明几净的画面。不少人怀疑,受助者能否维持现状呢?
 
其实这节目自播放后,亦受到外界批评,电视台是否利用囤积者的兀突生活作卖点以提升收视率,即使电视台有派遣心理学家随摄制队咨询,对长期囤积者显然不足够。节目多数着眼纷乱不堪状况的视觉效果,以及团队帮忙执拾过程的转捩点,接着便是匆匆播放戏剧性的转变,却不够着墨受助者的心路历程,观众也难以投入学习以改善自己。
 
 
最终,电台再制作《Hoarders: Where Are They Now 》 (作者暂译:囤积者,他们现今在哪里),发现仍有𣎴少未能脱离囤积的习惯。为什么?专业清理师不是已向他们展示了技巧方法吗?
 
事实上,目前Netflix仍在播放近藤麻理惠的心动整理术,YouTube也有很多教导整理家居的上载影片。可以说,各门各派的整理方法皆垂手可得。不过,我们身边甚至自己可能仍依旧是个囤积者,单在美国,据估计就有一千九百万人之多。
 
 
 
正如整理术一代宗师山下英子所言,作为「杂物管理咨询师」(clutter consultant)的她,在《断舍离》一书中解释,整理房间其实就是整理自己,从「看得见的世界」走向「看不见的世界」,藉对物件的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。因而她强调,她倡导的不是收纳术(如多买储物柜)或单纯重新摆放整齐,而是内心的重整,要分开「物」及「我」的关系。
 
山下英子强调我们必须厘清「我」才是主体,「物」乃副体,但是改变内心既抽象又难实践,既然物品亦是当事人潜意识的投射,故她提议从看得见的物质开始比较容易,在整理物件过程中唤醒沈睡的心灵,才真正可以断(断绝不需要的东西)、舍(舍弃多余的废物)、离(脱离对物品的执著)。
 
不过,毕竟山下英子并不是心理学家,故此随着横扫全球的断舍离之风,不少专业辅导师根据心理学对囤积者的内心作出更深层的剖释,期待受助者可进一步了解自己,而不是单纯表面的跟风清理家居。
 
专业心理治疗师安静在《物品的语言》中,探问面对堆积如山的家中物品之灰尘、污垢、数量,当事人为何视而不见呢?她认为是因为他们心盲、心累,家中空间被物所堆占阻塞,也代表着心间内纠结。
 
内心缺乏空间,心灵无法呼吸,便不其然把心结依附在物件上,令物品反客为主,成为逃避、恐惧、情伤或怀念的代替品,操控著当事人,使他对着满眼重叠胡放之物无法动弹。故此,要弃除废物,首先要鼓励囤积者分清物我,不要把自我价值投放在物件上,要生出自主力,他是空间的主人,不是物品。
 

断舍离达人近藤麻理惠,着重留下「怦然心动」的物件。

 
然而,看到满室纷乱堆砌,便很容易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「选择规避」,因不知道从何入手,便决定不作任何选择。这时便要为囤积者打气,必须下定决心逐步锻练选择的能力,可先由废物开始,慢慢进阶至日用品,最后才去判断喜爱东西的去留。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不合用的东西,近藤麻理惠则着重留下「怦然心动」的物件,两种进路都能达至最终整理心室的功用:摒弃负面的思维,或留下美善的思想。
 
那麽,心理学家如何能进一步辅助囤积者,溯源自己心居淤塞的始作涌者,及怎样可以持之以恒呢?(待续)
 
文/谭瑞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