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移民專欄

【港青在加國152】二手店

【港青在加國151】行李遺失記【港青在加國150】近親情怯【港青在加國149】隔離的那七天

【港青在加國151】行李遺失記

【港青在加國150】近親情怯【港青在加國149】隔離的那七天【港青在加國148】回鄉心癮難耐

【港青在加國150】近親情怯

【港青在加國149】隔離的那七天 【港青在加國148】回鄉心癮難耐 【港青在加國147】加拿大的小強

【港青在加國149】隔離的那七天

【港青在加國148】回鄉心癮難耐 【港青在加國147】加拿大的小強 【港青在加國146】夜咳

【港青在加國148】回鄉心癮難耐

【港青在加國147】加拿大的小強 【港青在加國146】夜咳 【四港青在加國145】疫情後的航空經歷(二)

【港青在加國147】加拿大的小強

【港青在加國146】夜咳 【四港青在加國145】疫情後的航空經歷(二) 【四港青在加國144】疫情後的航空經歷(一)

【港青在加國146】夜咳

【專欄】城裏入秋了,我敏感的氣管跟乾燥的空氣自然過不去,秋天夜裡總會咳醒,這是二十多年來不變的事情。多倫多的季節比起香港的更分明,秋冬時分空氣更是乾燥。來了多倫多好幾年,由高中到大學畢業,都自覺適應順利,但某些時候身體還是會鬧彆扭。

【港青在加國145】疫情後的航空經歷(二)

【專欄】上回提及朋友花了些功夫才找到行李,下午四時半抵達的飛機,最終六時二十分成功碰面,雖是意料之中,但也花費了好一段時間。

【港青在加國144】疫情後的航空經歷(一)

【專欄】朋友特地從日本來加拿大探望我,雖然新聞上經常報導皮爾遜機場仍在適應疫情後的繁忙工作,導致行李和入境程序時有延誤,但基於我之前的接機經驗,朋友往往都比預計的時間早完成入境程序,更何況這次來的朋友只是旅行,毋須辦理工作簽證或學生簽證的手續,所以我估計抵達後半小時應該就會出現在接機大堂。

【港青在加國143】抵港的那三天

由於航班的時間比較尷尬,進入禁區後以至第一程到溫哥華的航班下機後,也一直沒有機會吃晚餐。餓着肚子狂奔到千丈遠的閘口準備登上直飛到香港的航班時,才發現原來這裡也要檢查文件!沒錯,又是剛剛提到的那一堆東西,有趣的是,這次職員也是數着手上的文件時不禁苦笑起來,看來加國的人們還是不太習慣香港那一套「嚴謹」的防疫措施。

【港青在加國142】事頭婆與媽咪麵

【專欄】最近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老婆婆離世,每個人彷彿都在歇力回想女皇於自己的意義,為自己想出一個合理的悼念理由。對於在九七前兩年出生的我來說,小時候對事頭婆的認知就是一個在電視機內「行行企企」的pinklady,到處都看到她的頭像,只知道她是女皇,但不知道她做了甚麼,有甚麼功績,不過她倒是給了我一個深刻的教訓。

【港青在加國141】無現金生活

【專欄】從前看新聞的時候發現加拿大被評為十大無現金國家,我深感認同,這些日子來自己都鮮有機會用上現金,以前塞滿一大堆現金的銀包如今早已減磅,只剩得幾張紙幣,其中一兩張還是港幣,現在出街消費也只帶上debitcard或是creditcard就算,這邊的商店基本上都接受用卡支付,很少會要買滿多少才准許用卡。

【港青在加國140】加拿大的嘉年華

【專欄】提起嘉年華,香港人都會想起中環海旁的摩天輪,年長一點的就會想起紅磡碼頭旁的空地,這兩個地方都是一年一度AIA環球嘉年華的舉辦地方。

【港青在加國139】列印機壞了

【專欄】連同大學期間兼職的那幾年,大約有6、7年時間,我都是從事文字相關的工作,加上我是老派的人,許多時候都習慣把重要文件、字句、頁面打印出來,方便另作保存。因此移居這兒後的第二步,便是添置打印機,第一步當然是購置必要的家具。

【港青在加國138】塞翁失馬

練習夠了,便走入考場準備考試了。怎料弄了一會,才發現因為程序出錯導致誤了考試時間,我們等了又等,等到試場即將關門了,還是決定先放棄今天考試吧,反正又不是急着一時。其實本來一直都不太緊張,所以這小失誤也沒有影響今天的心情,而想不到接下來的才是好戲。原本想着又要回到偶爾全程奔馳偶爾長期塞車的401,但師傅卻決定走另一條路,正是聽了很多遍的Highway7。

【港青在加國137】加拿大過中秋二三事

月餅—前幾天經歷了第一個在加拿大的中秋節,拜工作所賜,早在兩星期前已不斷吃各種月餅,雙黃、三黃、四黃;冰皮、奶黃、豆沙都試過,當中最令我一試難忘的,是同事自製的奶黃月餅。

【港青在加國136】抗通脹

【專欄】疫情加上戰爭,通脹就像凶猛的野獸,在全球各地肆虐,而在加拿大的我當然也深深感受到通脹之苦,尤其是看着超市的價格每月都加了不少,還記得當初來的時候,三十隻雞蛋也不過六元,如今一看,雞蛋早已由六元變到七、八元,都快要突破十元的關口。面對來勢洶洶的通脹,着實令人吃不消,要想點方法來自救。

【港青在加國135】關於寂寞

【專欄】我不是一個深閨的人,過往也總愛去旅行,甚至熱衷前往外地作長時間的交流活動,因為我酷愛那種「在國外如本地人生活」的感覺,好像突然經歷多一段人生一樣。那時的我完全不會想家,也未曾感覺過homesick。

【港青在加國134】延遲的適應不良

【專欄】如果人類是一部機器,孩童時期大概是設置和調整的時期,待你成年以後,故鄉的氣候、生活習慣和飲食都已「入血」,一旦離開,就如魚兒換缸一樣,面臨不適應的風險。只是有些人的反應大點、有些人少點;有些人反應來得快點,有些人的反應來得慢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