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杂志|冀理性看待零碳能源 培育新血贡献减碳 核能专家陆炳林推动核安全教育 破除谬误

过去30年,港人对核电的态度经历了重大转变,香港核学会主席、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前副总监陆炳林博士深有体会。作为本地核电专家,他多年来分享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,教育大众认识核电的原理和运作,见证港人从最初的反对,到如今更理性地看待核能。随着全球积极实现碳中和目标,核能持续受到各地青睐,他盼借此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核能行业,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。

大亚湾核电站为港供应零碳能源30年。 中电提供
大亚湾核电站为港供应零碳能源30年。 中电提供

 

“时间证明一切,大亚湾核电站安全运作30年,也为香港供应零碳能源30年了。”陆炳林是本港的核能专家,过去曾亲身于核电站工作,自福岛核事故后,致力于本港核电安全公众教育,乐见市民在政府和多方努力下,更理性看待核能,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

反核人士误指核电等同核武

回顾2011年3月11日,日本9级大地震引发大规模灾害,离震央最近的岩手县、宫城县、福岛县的海岸线地区遭海啸袭击,当中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陷入瘫痪,多座反应堆过热,最终引致严重的核事故。作为当时香港工程师学会核子分部主席,陆炳林接受大批传媒采访,解释核电的基本原理。

翌年,陆炳林与30多位核能、气象学、医学物理等领域的专家成立香港核学会,举办各种讲座和论坛,邀请海内外专家讲解核电安全知识,期望向大众传播正确的资讯,“我有责任将知道的告诉市民,让他们自行判断。”

陆炳林不讳言,二战结束后,核能技术已被应用于民用设施,“但仍有许多人认为核电等同核武。”他无奈地说,有关误解源自部分反核人士,将两者混为一谈,“他们用一些较‘惊吓’的语言,告诉别人核电站有危险,甚至可能发生核爆。”

事实上,核电站和核武器截然不同。陆炳林解释,“核电用的铀燃料浓度只有3%至5%,而制作核弹的浓度需超过90%。”他形容两者像啤酒和烈酒,前者因酒精浓度低无法点燃。为了破除谬误,他多年来不时接受传媒采访,冀加深大众对核电基本运作原理和安全机制的认知。

陆炳林(中)与多位专家在2012年成立香港核学会。 资料图片
陆炳林(中)与多位专家在2012年成立香港核学会。 资料图片

 

陆炳林乐见港人对核电的态度转变。 欧乐年摄
陆炳林乐见港人对核电的态度转变。 欧乐年摄

 

能源皆有缺点 毋须避谈严重事故

“在我的认知中,核工业的安全系数非常高!”他回忆在英国工作时,曾为特劳斯芬尼德(Trawsfynydd)和塞兹维尔A(Sizewell A)的镁诺克斯反应堆设计检修用机器人,“第一代技术没有预留维修空间,我们需要在安全壳上开孔,将机器人送入内部进行检查,当时我离反应堆只有30米左右。”

为确保机器人适用于辐射环境及狭窄空间,陆炳林与团队钻研核电站的设计,并针对各种材料作反复测试。他特别记得,经严谨程序才能取得进入核电站工作的许可,“我们一早便会集合,讨论当天工作,要先做风险评估,再交给保健物理师评估对人体和整体环境的影响。”

“我认为核能的重要性越来越高。”在他看来,核能乃专门领域,涉及复杂的核裂变理论,以及多种复杂量度单位,因此更需要公众教育,“我不赞成只讲核电的优点,因为任何能源都必定有缺点;我也不避讳谈切尔诺贝尔和福岛等严重核事故,这些都是市民需要了解的。”

倘无核电 港须广植树减碳

近年全球暖化问题越趋严峻,稳定洁净的核能再次受到各地青睐。去年底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(COP28),由美国、法国、日本、英国等20多国联名的宣言指,核能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上扮演“关键角色”,提倡在2050年前将核能产量增加3倍;意大利在90年代关闭所有核电站,上月该国向欧盟提交“能源与气候计划案”,计划重新引入核能,预期2050年核能发电比例将达11%。

陆炳林说,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能源是煤炭,惟在燃烧过程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污染物,难以作清洁能源使用;储量仅次于煤炭的核能成为最佳选择,“北欧如格陵兰岛和冰岛等地能依赖地热和水力发电满足能源需求,但香港缺乏自然资源,核能无疑是重要的零碳能源。”他强调,若没有大亚湾核电站提供零碳能源,香港需划出五分一土地种植树木,才能有效减少碳排放。

压水堆技术先进 发生事故率极低

多年来,他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沟通。即使在研讨会上遭遇反核团体示威,他亦尽量让对方表达意见,并主动解释核能知识和技术。他以美国三哩岛核事故为例,指出该事故和福岛事故均出现堆心熔解的问题,“福岛采用沸水式反应堆,而三哩岛是压水式反应堆,后者厚实的安全壳能阻止辐射泄漏,故未有对周边环境和民众造成严重影响。”他指,大亚湾核电站采用类似的压水堆技术,且更为先进,发生事故的机率极低。

另一例子则是日本女川核电站。他提到,该电站比福岛更接近震央,但在风险评估中预见海啸可能高达13米,因此将防波堤高度提升至13.8米,结果在海啸过后仍能稳定运作,“这证明只要有适当的风险评估和相应防护措施,核电基本上是安全可靠的发电方式,正如日本政府所指,福岛事故并非技术问题,而是人为因素所致。”

香港城市大学在2017年与中电合作成立“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”,多年来以深入浅出的方式,向大众推广多种低碳能源如核电的相关知识。作为中心的前副总监,他希望借此消除公众对核电安全的担忧,吸引更多人投身这一领域。

培训人才不仅为满足行业需求,更为了促进香港的可持续发展。陆炳林认为,香港不能依赖单一能源,需要构建合理的能源组合,而核电作为稳定可靠、价格平稳的零碳能源,将扮演关键角色,“我们希望核工业能健康发展,公众教育和人才培育缺一不可。”

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提供大亚湾核电站3D导赏体验。 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提供
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提供大亚湾核电站3D导赏体验。 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提供

 

低碳节能小发明比赛吸引逾千名中小学生参加。 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提供
低碳节能小发明比赛吸引逾千名中小学生参加。 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提供

 

低碳能源教育中心 “亲身”走入核电站

中华电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自2017年开幕以来,已成为本港重要的低碳能源和核电知识推广平台,累计接待超过4.8万名参观者,包括政府官员、专业人士和学生等。

陆炳林说,中心约一半空间用于介绍核电知识,设有3D影院和互动游戏等多媒体内容,并设有大亚湾核电站的虚拟导览,让参观者“亲身”走入核电站,“实际参观并不容易,中心和中国广核集团(中广核)及城大创意媒体学院合作,把大亚湾的设计图重组成3D虚拟实景。”

节能发明赛逾千学生参与

除了创新的展览,中心持续通过活动,推广低碳能源理念,包括举办亲子工作坊、网上互动游戏等,去年的“低碳节能小发明比赛”吸引逾千名中小学生参与,鼓励他们将低碳小发明应用于日常生活。

翻查资料,政府于2021建议将参观该中心,纳入中学化学及物理科的课程框架,充分肯定中心在公众教育的贡献。根据中心去年向逾800名参观人士进行的意见调查,73.6%受访者同意香港应使用更多核电以协助减碳,体现多年教育的成效。

李衍泓(右)是中电的见习工程师。 受访者提供
李衍泓(右)是中电的见习工程师。 受访者提供

 

李衍泓期望日后投身核电行业,为香港迈向碳中和目标出一分力。 欧乐年摄
李衍泓期望日后投身核电行业,为香港迈向碳中和目标出一分力。 欧乐年摄

 

城大核能课程采国际先进模拟系统培育人才

城大是本港首间及唯一开设核能相关课程的大专院校,其核子及风险工程学士课程涵盖核子工程、核子医疗及放射医学、维修工程、风险工程、危机管理等专业知识,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风险工程、核工程及医学物理等工作。

毕业生:跨学科助多角度思考

陆炳林分享,该课程采用国际先进的核子反应堆模拟实验室培训人才,并提供实习机会,“中国正尝试将核电技术出口,香港可发挥积极作用,培养国际化的人才。”

毕业生李衍泓说,该课程有助培训跨学科学习及多角度思考,当中的交流及实习,让他进一步了解核能及发电厂运作。他提到,核电作为零碳能源,在全球减碳发展中极具潜力,前景广阔。

李衍泓目前在中电任职见习工程师,他期望可到该公司的核电业务部作深层次训练,希望未来能投身核电行业,亲身参与设计和兴建核电站项目,为香港迈向碳中和目标出一分力。

记者:林家希 

摄影:欧乐年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>>>立即浏览【移民百答】栏目:新移民抵埗攻略,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,移民、工作、居住、食玩买、交通、报税、银行、福利、生育、教育。

>>>即读【新移民专栏】:新移民第一身经验,与你分享当下年轻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,即读“新移民专栏”。

>>>下载【星岛新闻(加拿大版) 】App,随时看到最新最快新闻:
iPhone:https://apple.co/2IBi812
Android:https://bit.ly/2Pe8anu

>>>订阅【加拿大星岛网电邮快讯】,每天可收到最快新闻资讯电邮:
https://www.singtao.ca/subscribe/singtao.php

>>>立即关注加拿大星岛新闻网TG Channel,让加国新闻无遗漏全天候向你推送:
https://t.me/singtaoca

>>>订阅CCUE YouTube 频道,查看更多吃喝玩乐、生活资讯影片。
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
share to wechat

延伸阅读

延伸阅读

黄金海岸电自行车拦腰硬撼私家车 铁骑士倒地昏迷送院抢救

北角双刀汉袭妻母威胁警员 冲锋队员多次警告无效开枪击毙

珍惜生命|牛头角上邨男子堕楼 伏尸平台

屠龙小队案 辩方开审前反对赖振邦手机数码证据呈堂被驳回 高院判词解释理由

都市网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