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者學苑︱老友記讚獲益良多:參加後生活不再是「湊仔湊孫」

本港老齡化情况嚴重,長者生活質素不容忽視。由勞工及福利局與安老事務委員會推行的「長者學苑」計劃,為長者提供健康保健、資訊科技、藝術文化等課程,鼓勵長者積極投入社區,實踐「老有所為」。去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出向「長者學苑發展基金」注資8,000萬元,勞福局指,學習名額將由每年1萬個增加至1.5萬個。有參加計劃的長者表示獲益良多,自言從未想過自己的老齡生活可如此多姿多彩,鼓勵更多長者參與。

74歲的李玉英說參加課程後的生活不再是「湊仔湊孫」,更多了成就感。何君健攝
74歲的李玉英說參加課程後的生活不再是「湊仔湊孫」,更多了成就感。何君健攝

 

王玉玲直言從來沒有想過到了這個年紀,生活還可如此多姿多彩,比以前開心。何君健攝
王玉玲直言從來沒有想過到了這個年紀,生活還可如此多姿多彩,比以前開心。何君健攝

 

由勞工及福利局與安老事務委員會推行的「長者學苑」計劃,為長者提供健康保健、資訊科技、藝術文化等課程。
由勞工及福利局與安老事務委員會推行的「長者學苑」計劃,為長者提供健康保健、資訊科技、藝術文化等課程。

 

去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出向「長者學苑發展基金」注資8,000萬元,勞福局指,學習名額將由每年1萬個增加至1.5萬個。
去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出向「長者學苑發展基金」注資8,000萬元,勞福局指,學習名額將由每年1萬個增加至1.5萬個。

 

計劃已推行17年,目前全港專上院校及中、小學共有約200間長者學苑。
計劃已推行17年,目前全港專上院校及中、小學共有約200間長者學苑。

 

長者學苑的課程涵蓋多種不同範圍,長者可學習如何使用政府應用程式、學習書法、太極扇及樂器等。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表示,去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出向長者學苑發展基金注資8,000萬元,故有更多資源開發多元化課程和增加就讀名額。勞福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陳雅詠指,未來會和銀行機構合作,開設理財課程,冀為長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體驗。

長者學苑發展基金委員會主席陳美潔表示,計劃已推行17年,目前全港專上院校及中、小學共有約200間長者學苑,未來會進一步與辦學團體及非政府機構合作,預計本年度的學習名額將由1萬個增加至1.5萬個。她續指,計劃的成效不只在於鼓勵長者終身學習及分享知識,更在於為年輕人和長者建立互動接觸的橋樑,促進跨代共融及交流。計劃亦設有長者義工隊,讓老友記回饋社會,並擴寬他們的社交圈。

老友記鍾情太極 學電腦影教學片

74歲的李玉英自2009年參與長者學苑計劃,坦言參加後令她獲益良多。她熱愛太極,故在義工活動中帶領其他長者一起練習太極扇。當年疫情時所有實體課程全部停止,她便利用這段時間在資訊課程學到的攝影、拍片、剪片等技術,將太極教學拍攝成影片上載到網絡。她說,學習電腦是從零開始,由最基本的製作幻燈片、打字、上載圖片都是自己慢慢學,在成功製作第一條影片後,直言好開心「睇十幾次都好興奮,因落足心機去做」。參加課程後的生活不再是「湊仔湊孫」,更多了成就感。

參與計劃逾10年的長者王玉玲說,以往「只是識得在廚房煮飯」,在參加長者學苑後,她加入中樂團負責彈柳琴。雖然學習樂器並不容易,但她未有退卻,「開始時五音不全,現在可以彈到首歌仔出來」,更有機會參與義工活動,與其他老友記一起唱歌玩樂器,生活大為充實,直言從來沒有想過到了這個年紀,生活還可如此多姿多彩,「開心過以前」。

記者:郭穎彤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>>>立即瀏覽【移民百答】欄目:新移民抵埗攻略,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,移民、工作、居住、食玩買、交通、報稅、銀行、福利、生育、教育。

>>>即讀【新移民專欄】:新移民第一身經驗,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,即讀「新移民專欄」。

>>>下載【星島新聞(加拿大版) 】App,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:
iPhone:https://apple.co/2IBi812
Android:https://bit.ly/2Pe8anu

>>>訂閱【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】,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:
https://www.singtao.ca/subscribe/singtao.php

>>>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,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:
https://t.me/singtaoca

>>>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,查看更多吃喝玩樂、生活資訊影片。
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
share to wechat

延伸閱讀

延伸閱讀

七一︱食肆晚市71折大排長龍 1小時才能入座 市民盡用優惠本地一日遊

粉嶺廢置村屋起火冒濃煙 警列縱火調查

授勳2024︱劉德華獲銀紫荊星章 政府讚熱心公益 92歲胡楓獲銅紫荊:人生無憾

每日雜誌‧人物誌|學中文兜大彎 成長路迂迴 印裔教師回母校改革破教育枷鎖

都市網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