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山中暑個案屢現 急症專科醫生傳授防範要訣 辨識一個初期症狀

夏季來臨,近日陸續出現行山中暑個案,其中56歲姓曾男子到清水灣郊野公園龍蝦灣一帶遠足時中暑,獲救後仍不治。急診科專科醫生朱國強今日(25日)接受電台訪問,向市民傳達預防中暑和熱衰竭的關鍵信息,介紹應對突發情況時的預防及急救措施。

注意避免劇烈戶外活動,以免因身體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差導致中暑。資料圖片
注意避免劇烈戶外活動,以免因身體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差導致中暑。資料圖片

 

夏日高溫,應做好防曬措施。資料圖片
夏日高溫,應做好防曬措施。資料圖片

 

發現初期症狀如肌肉抽搐時,應立即尋找陰涼處休息,補充水分。資料圖片
發現初期症狀如肌肉抽搐時,應立即尋找陰涼處休息,補充水分。資料圖片

 

公眾需提高警覺,加強防範措施,應對夏季高溫帶來的挑戰。資料圖片
公眾需提高警覺,加強防範措施,應對夏季高溫帶來的挑戰。資料圖片

 

朱國強指緩解中暑症狀主要以降溫散熱為主。資料圖片
朱國強指緩解中暑症狀主要以降溫散熱為主。資料圖片

 

初現肌肉抽搐 應立即尋找陰涼處休息

朱國強指,中暑並非單一疾病,而是一系列與高溫相關(Heat-related Illness)的病徵,包括肌肉抽搐(Heat Cramps)、熱衰竭直至最嚴重的中暑(Heat Stroke),嚴重時可導致死亡。他解釋,中暑牽涉身體體溫調節機制的機能,主要原因為環境高溫導致人體失去散熱能力,特別是在濕度較高地區,如香港,濕度越高汗水越難有效揮發,增加中暑風險。

他強調,除了老年人、幼兒及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外,即使是剛從感冒或呼吸道疾病中康復的人群,也要注意避免劇烈戶外活動,以免因身體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差導致中暑。

被問及中暑和熱衰竭的分別,朱國強表示熱衰竭為中暑其中一個階段,輕則不停流汗、手腳無力、頭暈或心跳加快致呼吸困難,重則體溫飆升、無法散熱,甚至暈倒休克。亦即熱衰竭的「下一級」才為中暑,後者死亡率高達約六至七成。

至於如何應對中暑,朱國強指主要以降溫散熱為主,建議公眾在發現初期症狀如肌肉抽搐時,應立即尋找陰涼處休息,補充水分。對於行山等戶外運動愛好者,他建議盡量避免單獨行動以防發生意外,並準備傘、毛巾等物品,以應對突發情況。

另外,朱國強提醒公眾,如發現他人出現中暑症狀,除了提供水外,可及時呼叫急救電話,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幫助病人轉移至陰涼處。而隨着全球氣溫升高,香港高溫月份可能會更長,朱國強重申,公眾需提高警覺,加強防範措施,應對夏季高溫帶來的挑戰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>>>立即瀏覽【移民百答】欄目:新移民抵埗攻略,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,移民、工作、居住、食玩買、交通、報稅、銀行、福利、生育、教育。

>>>即讀【新移民專欄】:新移民第一身經驗,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,即讀「新移民專欄」。

>>>下載【星島新聞(加拿大版) 】App,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:
iPhone:https://apple.co/2IBi812
Android:https://bit.ly/2Pe8anu

>>>訂閱【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】,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:
https://www.singtao.ca/subscribe/singtao.php

>>>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,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:
https://t.me/singtaoca

>>>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,查看更多吃喝玩樂、生活資訊影片。
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
share to wechat

延伸閱讀

延伸閱讀

天文台|1959年有記錄起 首接維港內有水龍捲報告

十一國慶|警山頂及司徒拔道加強交通監管 旅遊巴違規或實施交通管制

甯漢豪:發展北都要面對財務收地等挑戰 政府以創新思維應對

消防處國慶大匯操 鄧炳強勉勵青年積極裝備自己

都市網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