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过剩恐短命16年?医生揭身体出现4情况高危 消化不良是警号?

现代人食物充足,吃得丰富,营养过剩问题越趋普遍。有医生指出,营养过剩有机会加速器官衰老,有研究更指有机会减寿,令寿命短16年。若身体出现4种情况,恐怕是营养过剩的警号。

营养过剩4大警号 经常消化不良要小心

重症科医生黄轩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指,营养过剩是不少都市人的通病。要及早发现自己有没有营养过剩问题,就要多留意身体是否出现4大警号,消化不良人士则要特别留意。

如何知道自己营养过剩?

 

身体营养过剩4大警号

1. 肥胖体型

  • 成因:肥胖就是营养过剩带来最明显的身体问题之一,当身体摄入的营养素超出身体需求,伴随着能量的过量摄入,这些多余的油脂若未被及时消耗,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,导致超重和肥胖。
  • 影响:肥胖人士患上糖尿病、高血压、代谢症候群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风险也会增加,肥胖者的死亡率也因此相对较高。

2. 脂肪肝

  • 成因:当身体在饮食中摄入过量营养,体内脂肪含量自然会上升,而且不止在皮下组织屯积,更有机会在肝细胞内积聚,形成脂肪肝。
  • 相关研究及影响:过去曾有研究指,营养过剩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这种脂肪累积已经不仅是单纯的体重问题,这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,包括代谢症候群、糖尿病,甚至是心血管疾病。

3. 胰脏炎

  • 成因:胰脏消化液主要是帮助消化食物,这些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,能够分解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。但当身体摄入大量高脂、高蛋白食物时,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处理这些食物。这有机会导致胰脏液中的消化酶过度活跃,增加患上急性胰脏炎的风险。

4. 火烧心

  • 成因:过量饮食会令胃部撑大,胃液分泌增加,有可能导致胃酸反流入食道,引起沛化不良及胃灼热,即“火烧心”。

黄轩医生指,当身体经常过量饮食,消化系统会造成长期负担,有机会导致内脏过早衰老及免疫功能下降。因此当身体如出现上述消化疾病时应尽快求医,检查是否涉及其他如癌症、新陈代谢疾病等慢性病合并出现的风险。

【同场加映】脂肪肝有什么症状?如何检查?

营养过剩恐短命16年 如何可减低死亡风险?

黄轩医生表示,2024年6月一份刊登在国际期刊《Nature》(《自然-衰老》)的研究,透过小鼠实验发现,当小鼠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时,其体内的mTOR蛋白复合物活性会增加,诱发实质器官损伤和发生髓系发炎反应,两者加速器官老化,令牠们的寿命可能缩短高达30%。如果换算成人类寿命,营养过剩或有机会令人短命16年。黄轩医生形容:“这就像给机器加太多油,反而让机器过劳坏掉一样。”

另外,一份于2023年2月刊登在国际期刊《Nature》的研究则指出避免营养过剩的方法。研究人员指出,透过减少摄取卡路里摄可避免营养过剩,减缓衰老速度。具体而言,只要减少25%的卡路里摄取量,已可以避免营养过剩,同时可将衰老速度减慢2%到3%,死亡风险降低10%至15%。

如何预防营养过剩问题?医生教7大贴士

关于预防营养过剩的方法,黄轩医生指出,关键在于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,他教预防营养过剩的7大贴士。每周做运动就可以?

预防身体营养过剩的方法

预防营养过剩7大贴士

1. 保持均衡饮食

  • 确保每天摄入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,包括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纤维、维他命和矿物质等。

2. 限制脂肪摄取

  • 脂肪是导致营养过剩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,例如橄榄油、坚果和鱼类,同时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取量。

3. 增加纤维摄取

  • 膳食纤维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,维持肠道健康,有助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。

4. 多摄取蛋白质

  • 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素,可以从瘦肉、鱼、蛋、奶制品等食物中摄取。

5. 补充维他命和矿物质

  • 最好透过食物或补充剂来满足身体对维他命和矿物质的需求,但也要注意适量补充,避免过量摄入带来的问题。

6. 限制糖分摄取

  • 糖分过多,可能导致营养过剩和健康问题,例如肥胖、糖尿病等。

7. 保持运动

  • 保持适量运动非常重要,有助消耗多余能量,维持体内的营养均衡。
  • 建议每周至少保持8小时运动量,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,如急步行、游泳或骑自行车等。

黄轩医生表示,健康生活不只是吃得好,还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积极的生活方式。上述研究结果强调适度节制饮食的重要性,并提醒大众在追求健康时,应该避免极端地摄取营养。

T10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>>>立即浏览【移民百答】栏目:新移民抵埗攻略,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,移民、工作、居住、食玩买、交通、报税、银行、福利、生育、教育。

>>>即读【新移民专栏】:新移民第一身经验,与你分享当下年轻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,即读“新移民专栏”。

>>>下载【星岛新闻(加拿大版) 】App,随时看到最新最快新闻:
iPhone:https://apple.co/2IBi812
Android:https://bit.ly/2Pe8anu

>>>订阅【加拿大星岛网电邮快讯】,每天可收到最快新闻资讯电邮:
https://www.singtao.ca/subscribe/singtao.php

>>>立即关注加拿大星岛新闻网TG Channel,让加国新闻无遗漏全天候向你推送:
https://t.me/singtaoca

>>>订阅CCUE YouTube 频道,查看更多吃喝玩乐、生活资讯影片。
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
share to wechat

延伸阅读

延伸阅读

吃1种早餐食物等于吞一级致癌物?4位肿瘤科医生不吃6食物 恐增患肠癌前列腺癌风险

20多岁港女自小患湿疹 压力大湿疹爆发渗水 中医治疗3日好转 防复发要清热?

科学家首次在人类阴茎发现微塑胶!恐致癌不举!1招去除食水90%微塑胶

打工仔噩梦|诈病提早搭机回乡竟巧遇经理 印尼女“超尴尬”经历爆红

都市网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