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最难置业城市温哥华连续16年入三甲 情况更蔓延至卑诗省这些地区

基隆拿的住房不可负担指数中位数,在八年间从5.9升至8.6。 基隆拿的住房不可负担指数中位数,在八年间从5.9升至8.6。

 

【星岛综合报道】一份新近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,卑诗省住房的可负担性变差,已从大温蔓延至省内其他地区,包括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、低陆平原的芝里华克 (Chilliwack),以至内陆的基隆拿 (Kelowna) 等。

根据Demographia最新发表的2024年《国际住房可负担性年度报告》(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),在全球94个城市中,住房最不可负担的前三名依次为:香港、悉尼和温哥华。 (详见另文)

温哥华已是连续十六年打入三甲,今年被报告列为不可负担性达到“不可能”的程度,多伦多、满地可和渥太华,也被列为“不可能”或“严重”,爱民顿和卡加利为“中度”。

报告指出,卑诗省住房不可负担的情况,已蔓延到一些人口较少的地区,包括芝里华克、菲沙河谷、基隆拿和温哥华岛等。

在2015至2023年期间,省府维多利亚的不可负担指数中位数,从6.9急升至9.8,基隆拿从5.9升至8.6。如数值达到 9或以上,即属“不可能”程度。

该报告的共同发布者及查普曼大学 (Chapman University) 人口统计与政策中心主任科特金 (Joel Kotkin) 在声明中称,是项研究对预示居民“向上流动的前景有着重大意义”、“主要受害者是年轻人、少数族裔和移民”。

报告称,一些限制土地使用的政策如绿化带和密集化等,是导致住房可负担性危机的主要因素。报告写道:“尽管这些政策旨在改善城市环境,但往往会导致可用土地严重短缺和住房成本飙升。”

相关新闻:全球十大最不可负担住房城市 加拿大两市上榜 专家建议效法此国

据《温哥华太阳报》(Vancouver Sun) 报道,西门菲沙大学 (SFU) 城市项目主任甄瑞谦 (Andy Yan) 认为,将土地使用受限制视为住房危机的罪魁祸首,是过分简化了一个涉及很多复杂诱因的问题。

他以大温的农业用地保留区 (Agricultural Land Reserve) 为例,指该保护区房屋开发受阻存在多个原因,包括确保本地食品安全,以及担心大部分土地“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”。

甄瑞谦指出一些国家例如新加坡,对房地产投资有“非常强而有力”的政策,以规管投机和购买投资性物业的活动。去年,该报告将新加坡的房价评为“中度难以负担”,新加坡当局将外国人购买物业的税率提高了一倍,达到60%,但购买第二个物业的本地人只需纳税20%。

他补充说,报告也未有点出居民收入产生的影响。“在温哥华,我们的住房成本可能很高,但收入水平也很低。”这两者的结合,推高了报告在研究中采用的“房价相对收入” (price-to-income) 指标。

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,大温地区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为9万元,多伦多为9.7万元。

甄瑞谦认为,这份报告的评级只触及住房危机的表象,但未有探讨“更大的系统性原因”。

图:jeffrey-eisen/unsplash

V20

订阅星岛网singtao.ca电邮快讯,每天可收到最快新闻资讯: https://www.singtao.ca/subscribe/singtao.php

>>>订阅CCUE YouTube 频道,查看更多吃喝玩乐、生活资讯影片。

【看星岛*知天下】请立即下载“星岛新闻(加拿大版)”App:
iPhone:https://apple.co/2IBi812
Android:https://bit.ly/2Pe8anu
share to we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