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 雷雄德│健康素養促進身心發展

近年港人尤其是青少年面臨的健康問題,越來越多。由於運動不足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,以及長時間持續使用電子設備,引致肥胖和超重,增加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。心理健康問題方面,長期受到工作或學業的壓力、社交活動減少、缺乏媒體素養等種種因素,導致出現焦慮、抑鬱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健康問題。

今年初,香港心理衞生會的調查發現,港人的抑鬱指數再創新高,18至24歲人士的抑鬱、焦慮及失眠程度尤其嚴重,近兩成半的受訪者出現重度失眠。去年中大醫學院的調查指出,四分一的本港兒童及青少年,受到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困擾。還有視力問題及睡眠不足等,都是需要去解決的青少年健康問題,否則長大後加劇社會的醫療開支,不利國家發展。

培養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擁有良好的「健康素養」,既能夠改善身心健康,也有助促進和生活質量和健康成長。健康素養的英文為Health Literacy,是指一個人具有獲取、理解和使用健康資訊的能力,並且掌握這些資訊作出正確的健康決策。

五大範疇改善健康

健康素養的範疇大概涵蓋幾個部分:
(一)基礎健康知識,例如心肺功能、肌肉及骨骼系統、睡眠質量、常見疾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了解;

(二)健康資訊取得的能力,能夠從正確的渠道獲取與個人健康相關的資訊;

(三)健康資訊理解能力, 能夠理解和判斷所獲得健康資訊的準確性和適用性,分辨出健康產品廣告的準確性和真實性,不會被廣告或他人誤導。例如坊間有電視廣告,兒童坐唔定就要服用某些專注力的藥物。其實大部分幼童在成長階段都會郁來郁去,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。如果沒有得到醫學上的準確診斷便自行服用藥物,這是欠缺良好的健康素養。

(四)健康決策能力,當掌握和理解健康資訊後,應該做出適合個人的健康決策和行為,包括恆常運動、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、保護眼睛和壓力處理。

(五)自我管理能力,能夠持續管理好個人的健康狀況,定期進行檢查和評估,終身運動,充足睡眠,預防疾病的發生。

2016年國務院制定《健康中國2030》規劃綱要,清楚指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,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。實現國民健康長壽,是國家富強、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,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。規劃綱要的內容,包括加強健康教育,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,培養健康教育師資等。

擁有良好的健康素養,有助提升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況,更好地保健防病,提高生活質量,這對於實現全民健康和建設健康社會具有重大的價值。雷雄德

-----
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,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:https://bit.ly/3Q29Vow

 
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>>>立即瀏覽【移民百答】欄目:新移民抵埗攻略,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,移民、工作、居住、食玩買、交通、報稅、銀行、福利、生育、教育。

>>>即讀【新移民專欄】:新移民第一身經驗,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,即讀「新移民專欄」。

>>>下載【星島新聞(加拿大版) 】App,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:
iPhone:https://apple.co/2IBi812
Android:https://bit.ly/2Pe8anu

>>>訂閱【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】,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:
https://www.singtao.ca/subscribe/singtao.php

>>>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,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:
https://t.me/singtaoca

>>>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,查看更多吃喝玩樂、生活資訊影片。
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
share to wechat

延伸閱讀

延伸閱讀

歐國盃|葡萄牙0:2負格魯吉亞 C朗無波入發脾氣

歐國盃|E組形勢混亂 一文睇清出線形勢 邊2隊打和可以攜手出線?

挪超│有鬥志打高幾班 博辛迪夫佐特主勝

美洲盃│紐尼斯勢攻陷玻利維亞 捧烏拉圭好「主」意

都市網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