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建聯倡重推「租置計劃2.0」出售公屋單位 料每年為庫房增136億收入

民建聯建議政府重推出售公屋,並就此推出「租置2.0」倡議,優化意見包括由房委會繼續管理出售業務等。在約3600份問卷調查中,超過85%公屋居民對回購自住單位購買意欲高,民建聯預計如有關政策推出,能為政府帶來約136億財政收入,遠超今年財政預算案4項新建議能帶來的約31.5億。

在約3600份問卷調查中,超過85%公屋居民對回購自住單位購買意欲高。資料圖片
在約3600份問卷調查中,超過85%公屋居民對回購自住單位購買意欲高。資料圖片

 

民建聯預計如政策推出,能為政府帶來約136億財政收入。資料圖片
民建聯預計如政策推出,能為政府帶來約136億財政收入。資料圖片

 

民建聯多位立法會議員提出「租置計劃2.0」倡議。常彧璠攝
民建聯多位立法會議員提出「租置計劃2.0」倡議。常彧璠攝

 

民建聯多位立法會議員提出「租置計劃2.0」倡議。常彧璠攝
民建聯多位立法會議員提出「租置計劃2.0」倡議。常彧璠攝

 

民建聯多位立法會議員提出「租置計劃2.0」倡議。常彧璠攝
民建聯多位立法會議員提出「租置計劃2.0」倡議。常彧璠攝

 

九成三受訪者支持計劃 八成五稱若重推「會買入現居單位」

為了解公屋居民對重推出售公屋,即過去稱為「租者置其屋」計劃的意見,民建聯在3月上旬進行了一份屋邨街頭問卷調查。在3,648份問卷中,約93.7%受訪者支持重推「租者置其屋計劃」,約85.5%受訪者表示,若計劃重推會買入現居的單位,顯示購買意欲相當高。就算只出售樓宇所在的最少範圍,亦未有明顯減少受訪者的購買意向,依然有近八成(78.4%)表示會購買。至於管理模式方面,受訪者較傾向「由房委會繼續管理,由房委會定管理費,業主按月交管理費」(43.8%)。

民建聯副主席、房屋事務發言人陳學鋒建議當局研究在其他屋邨重推「租置計劃」,並倡議做出優化。例如在管理方面,民建聯建議由立案法團管理,引入新加坡組屋管理模式,由房委會擔任「公契管理人」繼續管理所有公共地方,業主只負責繳交管理費,並指當前公屋住戶對房署管理模式滿意。

建議十年後可不補價在「第二市場」出售或補價後在公開市場出售

民建聯建議成立「維修基金」,由房委會注資、購買單位售價撥出部分資金,連帶日後從管理費徵收的維修儲備金成立「維修基金」,其金額需足以應付3次大規模維修,而每次周期為15年;大維修工程亦由房委會負責招標、管理及驗收,開支則全數由「維修基金」中按比例撥付。

轉售限制方面,民建聯建議以居住用途為主,不建議炒賣,故建議延長原本原價出售給房委的年限至5年,5至10年不補價在「第二市場」出售、售價不得高於房委評定,10年後可不補價在「第二市場」出售或補價後在公開市場出售。

陳學鋒指,「租置2.0」方案的意義是通過重推「租置」重啟市民置業階梯,並釋放現有公屋土地價值,預計每年能帶來現金流約136億,大大紓緩政府財赤與加稅壓力。他又建議若重推「租置計劃」,可考慮暫停「綠置居」計劃,並將單位轉作出租,以免資源重疊,以及增加新公屋的供應。

記者 常彧璠

---

《星島申訴王》推出全新項目「區區有申訴」,並增設「我要讚佢」欄目,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,共建更有愛社區。立即「我要讚佢」︰ https://bit.ly/3uJ3yyF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>>>立即瀏覽【移民百答】欄目:新移民抵埗攻略,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,移民、工作、居住、食玩買、交通、報稅、銀行、福利、生育、教育。

>>>即讀【新移民專欄】:新移民第一身經驗,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,即讀「新移民專欄」。

>>>下載【星島新聞(加拿大版) 】App,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:
iPhone:https://apple.co/2IBi812
Android:https://bit.ly/2Pe8anu

>>>訂閱【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】,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:
https://www.singtao.ca/subscribe/singtao.php

>>>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,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:
https://t.me/singtaoca

>>>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,查看更多吃喝玩樂、生活資訊影片。
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
share to wechat

延伸閱讀

延伸閱讀

李家超專訪︱完成23條立法感受最深 仍須提防國安風險 李家超:振經濟須「先提量再提質」

彩虹站斬人案|因吸煙問題起爭執 中年漢用萬用刀刺傷年輕男涉傷人被捕

違規海上觀光遊船猖獗 海事處去年至今共提23宗檢控

議員關注移居海外者「回流醫病」增公營壓力 盧寵茂:無統計數字 議題需嚴謹考慮

都市網新聞